2020-07-11
一种取自红血球膜中的奈米粒子,可以有效抓住细菌毒素,并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有时间认识并杀死他们,包括对许多抗生素都免疫的「超级金黄色葡萄球菌」(上图黄色)。这种奈米粒子有机会成为一种「类毒素疫苗」,让全球抗生素滥用带来的祸害,有挽救的机会。这项研究刊登在「自然奈米科技」(Nature Nanotechnology)杂誌。
可完全击败超级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研究者,将超级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,注1)毒素与奈米粒子注射到小鼠体内,接着发现奈米粒子能够激发小鼠的免疫系统对抗毒素,进而防止身体受到伤害。这些毒素是由细菌分泌出来,用来破坏身体细胞,给它「打洞」让细胞渐渐虚弱死亡。奈米粒子可以紧抓住这些毒素,让它们不能作用,然后让免疫系统出手把它们杀死。
与传统的类毒素疫苗只能让10%小鼠存活相较,奈米粒子的效果提高到50%,如果再多注射几次,奈米粒子的效果可到100%,传统类毒素疫苗则到90%,也就是说,MRSA 遇到奈米粒子完败。
这项技术的意义在于,许多细菌都会分泌这种毒素,包括大肠赶菌、李斯特菌、梭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与 MRSA,在抗生素滥用到非常严重的今天,此类奈米粒子差不多就是抗生素的接班人了。
可让免疫系统有效认识并杀死细菌但这样说也不完全正确,因为抗生素会自己对付细菌,不论是直接攻击细菌让它们同样漏汤至死,或是阻碍细菌生成过程(注2),但奈米粒子不会攻击细菌,只是让细菌毒素对它的攻击无效,还能同时抓住毒素让它们不能伤害其它细胞,它就像是一个手铐,把歹徒抓起来,并把歹徒五花大绑,动弹不得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类的毒素杀伤力很大,一般免疫系统对付不了,因此许多疫苗是透过加热或化学方法减弱毒素的强度,让免疫系统有较佳的优势,不过研究团队领导人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的圣地牙哥分校奈米工程教授张良方表示,愈是加热这些毒素,它就愈安全,但相对地,对结构的破坏就愈大,对于免疫系统来说,它认识的敌人就愈不像是原来的样子,这样子生产出来的抗体,效果就不够好。
奈米粒子的好处是它抓住毒素,却不会改变它的结构,如此一来,免疫系统便能彻底认识毒素的原始长相,这是过往的技术办不到的事。如果接续前面的比喻,奈米粒子把歹徒五花大绑推倒在地上,像小孩子的一群免疫细胞冲出来,每个人拚命对歹徒丢石头,最后歹徒给丢到死,又因为奈米粒子并没有把歹徒打得鼻青脸肿、完全不成人形,因此小朋友们还会认得歹徒的长相,下次再碰到也不会认不出来。
张良方说,单一个红血球就可以支援3000个奈米粒子生成,数量相当足够,每一个奈米粒子直径85奈米,大约一千个才跟人类头髮直径一样长。他们并不会滞留在人体太久,两星期后,奈米粒子就会排出体外。
(Cover Photo Credit: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/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)
注释
相关资讯
本文授权自健康世界
上一篇:抗生素不只治疗痘痘,还能打击癌症
下一篇:抗痘好帮手!用天然茶树净肤跟青春痘说掰掰